柴里煤矿“匠心”造就矿山“大工匠”
九州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告诉记者,从此次纪要释放的信号来看,美联储6月份加息和今年内开始缩表都将是大概率事件。
前5个月,欧盟依然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欧贸易总值1.6万亿元,增长16.1%,占我外贸总值的14.8%。其中,出口5.88万亿元,增长14.8%。
美国紧随其后,为我国第二大贸易伙伴,东盟、日本分列三四位。进口1.03万亿元,增长22.1%。进口方面,前5个月铁矿砂、原油和天然气等大宗商品进口量价齐升。贸易顺差9940亿元,收窄21.1%。机电产品进口有所增加,其中汽车进口47万辆,增长25%。
进口4.88万亿元,增长26.5%。其中,出口1.32万亿元,增长15.5%。从企业规模来看,大型、中型和小型企业的生产指数均高于50%,分别为53.3%、54.3%和52.3%。
新订单指数为52.3%,与上月持平。从企业规模来看,大型、中型和小型企业的新订单指数均高于50%,分别为52.7%、52.2%和50.9%。5月31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与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联合发布的5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2%,与上月持平。产成品库存指数下降,原材料库存指数提高,表明库存调整活动趋稳。
价格类指数继续回落,表明市场供求缺口正在较快弥合。5月财新中国制造业PMI将于6月1日9时45分发布,5月财新中国服务业PMI将于6月4日9时45分发布。
从企业规模来看,大型、小型企业的新出口订单指数高于50%,分别为50.9%和51.8%。订单类指数提高或持平,表明国内外市场需求大体平稳。数据显示,生产指数为53.4%,比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在制造业生产指数回落,新订单指数持平等因素的影响下,5月官方制造业PMI与上月持平,连续10个月保持在荣枯线以上。
生产指数下降,生产活动预期指数上升,表明生产活动趋稳。在下降指数中,产成品库存指数、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出厂价格指数降幅超过1个百分点,其余4个指数降幅在1个百分点以内。新出口订单指数为50.7%,比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但如何划分发展前景成为金融机构和银行的难题。
2016年12月1日,中国银监会、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联合发布《关于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金融债权债务问题的若干意见》,提出支持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地方资产管理公司、银行等多类型实施机构对钢铁煤炭企业开展市场化债转股。山钢集团财报显示,2008年以来的九个财年,仅2009年和2010年获得了微利,其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为4.3亿元和4.4亿元。
5月25日,山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山钢集团)与中国工商银行在北京签署了260亿元的市场化债转股合作框架协议。除了中钢和武钢属于中央企业外,另外几家已经签署债转股协议的钢企与山钢集团有着类似的特点省属国有大型企业集团、负债率高、整体盈利情况不乐观。
中钢是本轮央企市场化债转股的第一例,也是真正落地实施的唯一一例。目前,签署债转股协议的银行必须通过其下属实施机构即银行下属资产管理公司落实债转股,这些资产管理公司的钱都是通过市场化筹集的,筹集过程本身就有利息成本。沉重的包袱刚刚签署债转股协议的山钢集团,成立于2008年3月,注册资本100亿元,是由济钢集团有限公司、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和山东省冶金工业总公司所属单位的国有产权划转而设立的国有独资公司,控股股东为山东省国资委,持有山钢集团70%的股权,山东省社保基金理事会持有另外30%股权。以前,银行的贷款利息是从企业成本中扣除,但债转股后,则需要企业税后支付这部分股权利息,此类债转股,仅从帐面上降低了企业的负债率,但却提高了企业的财务费用。无法落地的债转股中钢、武钢、太钢、马钢、安钢、酒钢、鞍钢、南钢、河钢等九家国有钢铁企业于去年底至今年初陆续与相关银行签署了债转股协议,再上刚刚签署协议的山钢集团,10家钢铁集团签署债转股协议的总金额约2000亿元。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秘书长刘振江曾公开表示,高杠杆会造成企业对银行信贷资金的高度依赖,并影响企业的科技投入和转型升级能力,高杠杆使部分企业处于高风险境地,一旦引起破产倒闭,造成的损失和社会影响很大。
山钢集团的资产负债率已大大超过行业平均水平,其盈利能力又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今年1-3月份,中钢协会员钢铁企业时、累计利润总额232.84亿元,有19%的企业亏损,山钢即在其中。而明股实债,正是目前债转股无法真正落地的根本原因。
陈玉千说,在他看来,如果仅从市场化的角度出发,让钢企和银行签署债转股协议,没有具体政策的指导,明股实债目前的矛盾很难解决。在经营如此困难的情况下,山钢集团还正在进行将下属济钢的主生产基地搬迁至日照的巨大工程建设日照钢铁精品基地,该项目自2015年开始建设,预计总投资超过460亿人民币。
2016年12月9日,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国家开发银行等六家银行与中钢集团正式签署债务重组框架协议,对中钢本息总额600多亿元的债权进行整体重组,分为留债和可转债两部分,300多亿元留债,给予停息、减息等政策,另外300多亿元实施零息债转股,共减免利息负担130亿元左右。钢企希望借助债转股减轻包袱,而银行则从自己的利益出发,追求稳定的收益,博弈似乎难以协调。
据财新记者了解,会议选定的十家典型企业与上述已经签署债转股协议的企业部分重合,仍未真正落地的钢企债转股或将在今年见分晓。截至2017年一季度,山钢集团继续维持亏损状态,亏损5.4亿元,财报显示,其短期借款余额347亿元,应付账款余额155.6亿元,流动负债占负债总额的57.8%。会议确定中钢协与银监会将通力合作,以参会的10家典型钢铁企业为代表,在今年试行钢铁企业去杠杆的具体措施。截至2017年3月底,山钢集团资产总计2602.8亿元,负债总计2210.1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84.9%。
据陈玉千介绍,上述大部分钢铁企业债转股协议中,债权转股权后有息股的年度利息一般都在5.2%左右。陈玉千认为,只有那些平均贷款利率在6%-7%的企业,才可能对此类债转股感兴趣。
但该文件并未提及市场化债转股的具体操作办法,对于可能出现的明股实债,是否可以免税或减税,以及利息标准等,均并未提及。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财务资产部主任陈玉千接受财新记者采访时表示,协议里边提到的利率,是指有息债转股,虽然债权转为股权,但不分红,而是每年获得固定利息,也就是明股实债。
至此,全国已经有10家钢铁企业与银行签订了债转股协议。中国银监会法规部副主任张劲松出席会议并讲话。
据他了解,目前除中国中钢集团公司(下称中钢)的债转股协议真正实施之外,其余钢铁企业债转股均停留在协议阶段。自成立以来,山钢集团的经营状况一直堪忧。山钢集团官方微信称,此次协议将有效改善集团公司贷款结构,降低企业财务负担。今年4月28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在安徽马鞍山召开典型钢铁企业去杠杆交流座谈会。
2012-2016年的五年中,年均亏损额超过38亿元,其中2016年亏损44.7亿元。流动负债高于流动资产约127亿元,其中一年内到期债务64.7亿元。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其会员钢铁企业资产负债率为69.6%,比同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高13.8%,比同期国外钢铁企业的负债率也要高10%-20%,钢铁行业主管部门以及协会一直呼吁企业降低负债率。其余七年均为亏损,亏损总额已经超过193亿元。
中钢的债转股有国家的推动,而其他企业还无法享受到与中钢同等的债转股优惠,目前债转股仍采用一事一议的办法。在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2016年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拉开了钢铁行业去产能的帷幕,文件提出运用市场化手段妥善处置企业债务。